新德里的动乱并没有结束。
在印度总理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调停跟巴基斯坦进行停战谈判并且下令让前线部队停止军事行动之后积累已久的矛盾全面爆发而且引发这个矛盾的就是好高骛远的印度总理。
其实也可以说是鼠目寸光。
为啥?
死到临头才答应进行谈判会有好的结果吗?
更要命的是印度总理在此之前已经下令让驻守在郊外的部队入城而且是去平定骚乱。
这会有什么后果?
军事政变!
没错!
要知道担心遭到清洗的不止有前线的官兵还有后方的官兵甚至包括印军的高级将领。
为啥?
等到局面稳定下来总理必然会推卸责任而首先倒霉的就是高级将领。
理由嘛也很简单指挥不力。
不管怎么说总理只是负责内务而指挥打仗是将领的事没有打赢自然得由将领来承担责任。
问题是责任真的在将领身上?
要知道印军遭受的几次惨败其实都跟总理的胡乱指挥有关比如在拉合尔损失了几乎所有精锐部队。
当然也没有哪个将领想被清洗掉。
此外在这个时候坐下来谈判等于是承认战败。
对于一部分仍然不死心的高级军官特别是有那么点野心的将领来说这依然是一个无法接受的结果。
要知道在贾朗达尔印军仍然有十多个旅的装甲部队。
在这些军官与将领看来哪怕要跟巴基斯坦谈判也要在夺回阿姆利则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
简单的说就是先打一场胜仗再跟巴基斯坦进行谈判。
当然还有政治方面的因素。
在这个时候跟巴基斯坦谈判必然会丢掉克什米尔地区而且所能得到的也就只是让巴基斯坦从阿姆利则撤军。
或许巴基斯坦还会拿阿姆利则做文章。
为啥?
就在过去的十多天里已经有超过400万的涌往阿姆利则而且通过阿姆利则前往巴基斯坦。
此外还有更多的正在前往阿姆利则的路上。
虽然在印度是绝对少数但是总共有一亿多人而且半数以上居住在与巴基斯坦相邻的西北地区。
要知道这可是几千万!
如果这些全都去了巴基斯坦那还好说毕竟对印度来说损失几千万人口没有多大的影响。
问题是谁能保证巴基斯坦会接受他们?
其实巴基斯坦也不可能一下接受数千万来自印度的毕竟安置几千万人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按照外界的推测这些大部分将留在阿姆利则。
由此也就产生了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什么问题?
这些聚集在阿姆利则就将以阿姆利则为家然后在巴军占领区内就将出现一个由占绝对所属的独立王国。
其实这也是巴基斯坦放开限制让去阿姆利则定局的关键所在。
只要在该地区内占据了绝对多数那么在谈判的时候巴基斯坦就能提出让阿姆利则自治从而让阿姆利则成为拉合尔东面的缓冲区并且引爆印度国内本已非常严重的民族矛盾。
其实这也正是印度当局之前反对向阿姆利则派遣维和部队的关键所在。
现在印度当局能够在此事上做出让步吗?
显然印度总理答应跟巴基斯坦进行停战谈判其实就等于承认了阿姆利则拥有高度自治权。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不可接受的。
结果就很简单了。
印度总理在这一天之内所做的事情把自己变成了军队与民众的敌人也就为军事政变埋下了伏笔。
其实这个结果并不奇怪。
早在战争爆发后不久一些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就预测如果印度战败被迫跟巴基斯坦进行停战谈判那么印度就很有可能爆发政变已经执政了数十年的印度民族主义正当必然垮台。
此外美日等国也有类似的担忧。
只是没有人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按照外界的预测应该是在谈判开始之后也就是印度在谈判桌上被迫向巴基斯坦妥协的时候才会爆发政变。
毕竟在此之前印度还有回旋的余地。
别忘了巴基斯坦的战争目的非常清楚也已经通过军事行动实现没有理由在谈判中给印度太大的压力。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印度默认巴基斯坦控制整个克什米尔那么巴基斯坦就很有可能会放弃在印度占领的领土。
至于印度国内的问题巴基斯坦或许只会让印度当局做出保证。
哪想到就在当天即开战的第100天晚上政变就爆发了。
来得非常突然根本没有任何征兆。
当政变军队冲进总理府的时候印度总理正在跟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主要官员商讨谈判的事情。
与此同时政变军队控制了印度的国家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
随后政变军队还切断了新德里与外界的通信网络。
当晚新德里城内多地发生了激烈交火。
虽然有不少军队仍然忠于总理但是在此之前都被派去平定叛乱根本没有办法应付突然爆发的军事政变。
更重要的是政变军队的兵力多得多而且有大量的主战装备战斗力也更加强大。
到天亮的时候政变军队已经控制了新德里。
虽然仍然有零星的战斗但是忠于总理的军队已经全面溃败少数还在坚持的部队被赶出了市区。
到这个时候外界才知道印度发生了政变。
当然问题接踵而至。
通过政变夺权的军事政府会承认印度总理之前做出的决定么?
也就是会不会跟巴基斯坦进行停战谈判?
还有印度的核武器控制权是否已经落到了政变者的手上?
如果军事政府没有打算跟巴基斯坦谈判那么会不会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为了扭转战局使用核武器?
可以说这场政变几乎让局势彻底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