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降落前罗清才把王栋叫醒。
接住罗清递来的手机王栋扫了一眼就苦笑着叹了口气。
沙特当局刚刚发布的公告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谈判是因为技术原因暂停在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之后将重启谈判。
关键是“暂停”并非之前所说的“终止”。
只是沙特当局没有提到在什么时候重启谈判。
王栋没觉得意外因为这是必然的结果。
在利雅得逗留了三天主要是协商合资工厂的事情以及成立沙特分公司以便更有效的处理跟沙特合作的事务。
因为穆沙拉夫是高级副总裁所以分公司总经理的位置给了阿齐兹。
当然在合资工厂建设期间穆沙拉夫常驻利雅得亲自负责相关事务此外也能够培养阿齐兹。
工程建设不存在任何问题。
在王栋他们离开之前沙特皇家兵工厂已经跟华夏的“龙盛”集团达成意向合同由该集团负责厂房的建设工作。
对“龙盛”集团王栋多少有点了解。
做为一家专门从事高难度工程建设的企业“龙盛”集团有军方背景准确说之前就是军工企业。
当然现在是一家国营股份制企业。
军情局的那座训练基地也就是培训王栋等超级特工的基地就是由“龙盛”集团承包建造。
因为有军方背景所以“龙盛”集团在海外市场上的知名度不是很高。
至于“龙盛”集团的实力自然不用担心。
让一家修建了数十座大型军事基地、建造过战略导弹发射井的企业来建造一座厂房简直是大材小用。
当然只要价格合理那也没问题。
按照合同约定从“龙盛”集团的施工队入场算起工程周期为四个月此后还要花两个月来组装生产线。
此外合同还约定了奖惩措施。
以四个月的120天为期限每提前一天就能获得合同总金额百分之一的奖金拖延将遭受相同的惩罚。
如果一切顺利“龙盛”集团的施工队将在下周入场。
因为是一揽子合同所以工程所需的关键设备与物料都从华夏进口其余的由沙特国营企业提供。
至于沙特当局花了多少钱请“龙盛”集团来建造厂房王栋不知道也不关心。
作为合资方d&f公司的任务是在厂房建成之后按照合同规定完成生产线的组装与测试工作。
此外还要培训生产线工人。
其实这也是王栋让穆沙拉夫留在利雅得的主要原因。
工人由沙特皇家兵工厂出面招聘准确说是找了一家巴基斯坦的劳务公司在巴基斯坦招募工人。
关键就是沙特当地的劳务费实在是太高了。
此外也没有多少沙特人愿意到工厂去工作。
要知道有数百万巴基斯坦人在沙特打工从事的都是沙特人不愿意做的辛苦工作比如清洁、运输、施工建造、市政服务等而且寄回国内的劳务费是巴基斯坦最主要的外汇来源。
只不过这次却不大一样。
在沙特务工的巴基斯坦人基本上没有文化从事的也是以体力为主的劳动对文化素质没什么要求。
兵工厂的产线工人都是技术工需要掌握劳动技能对文化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至少能够读书识字。
如果是看不懂说明书的文盲又怎么培训?
因为由d&f公司为产线工人提供培训所以穆沙拉夫向沙特当局提出希望能够给予薪水之外的特殊待遇。
按照穆沙拉夫的意思沙特当局最好能够给巴基斯坦雇工提供入籍机会。
简单的说就是巴基斯坦雇工在沙特工作多少年之后就能获得沙特国籍哪怕是永久定居权。
沙特当局没有一口回绝穆沙拉夫的请求表明有商量余地。
因为此事穆沙拉夫向王栋提出去巴基斯坦成立一家劳务公司专门负责在当地招募人员。
当然招募的不止是工人。
王栋已经答应下来让穆沙拉夫去操办此事。
其实只是招募工人就有这个必要。
别忘了王栋他们已经拿到了在沙特开办弹药厂的许可而且是独资经营哪怕不考虑在沙特本土生产发射药也就是不用开办化工厂也需要招募足够的工人还得提前进行培训。
再看长远一点如果d&f公司在英国呆不下去了就只能来沙特。
到时候需要的将不止是产业工人还有保护d&f公司核心利益的私人武装力量也就需要招募足够的人员。
在根本上人才是一切。
培养一名合格的产业工人至少需要数个月的时间而培养一名武装人员需要的时间更多。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育人。
肯定不可能等到有需要的时候再去招募与培养人才必须提前进行也就需要在这方面下大功夫。
所幸巴基斯坦人口众多。
当然还有穆沙拉夫、阿齐兹等巴基斯坦人。
其实这也是让阿齐兹担任沙特分公司总经理的原因。
在穆沙拉夫需要集中力量处理人员问题的时候需要有一个人来分担他的工作还要绝对可靠。
显然阿齐兹是最合适的人选。
此外阿齐兹也想留在沙特跟穆沙拉夫共事毕竟他原本是穆沙拉夫的手下还是虔诚的穆斯林。
跟王栋他们在一起阿齐兹多少有点不太习惯。
在去伦敦跟丘尔金共事的那段时间阿齐兹就非常反感这个要喝得酩酊大醉才能入睡的老毛子。
当然公司人事安排由瑟琳娜负责王栋一般不会过问。
拿到沙特国防部的第二分追加合同之后王栋他们才买了回爱丁堡的机票。
因为沙特王室处在风口浪尖上所以王栋没去麻烦瓦利德王子连租用商务飞机的钱都省了下来。
用王栋的话来说这段时期最好低调一点不要主动去躺枪。
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盯着沙特只是利雅得就有数千名外国记者太过高调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被人盯上。
其实王栋他们早就被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