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队侦察兵在推进到广场边缘也就是开始发生爆炸的大道的时候就停了下来。
几十台车辆还在燃烧而广场边缘的花台与路墩是较为理想的掩体为侦察兵提供了掩护。
“栋子?”
“沉住气都别开火。”
王栋很有耐心因为拖下去对他们有利。
没有耐心的是敌人。
机场外面敌人的大部队已经开始推进。
前面是几辆配备了重机枪的轮式装甲车后面是几百名步兵其中一些扛着rpg-7之类的火箭筒。
“铁锤盯着那些装甲车。”
“收到。”
按照王栋的安排丘尔金指挥机枪手负责提供火力支援。
虽然使用的也是df8smg但是配备给机枪手的全是长弹而且每名机枪手都有一个弹箱的穿甲弹。
在1000米内能够打穿绝大部分装甲车的正面装甲。
进入广场前几辆装甲车停了下来。
显然敌人没有打算用这些装甲车来掩护步兵进攻而是留在后方使用配备的重机枪支援步兵进攻。
步兵没有停下只是在进入广场后就迅速散开。
必须承认这些圣城旅的官兵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采用了正确的战术战斗力肯定不会太差。
“初哥优先干掉军官。”
“明白。”
“所有人都有等我开第一枪。”
王栋深吸一口气瞄准了一名扛着rpg-7火箭筒的士兵。
相对而言rpg-7的威胁远在ak步枪之上一发火箭弹就能炸死一群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优先干掉。
“噗——”
王栋扣下扳机那名士兵应声倒下。
只是其他行动人员没有开火。
“开火!”
王栋立即反应了过来因为他给df8smg装上了消声器所以其他行动人员没有听到枪声。
“哒哒哒……”
……
几挺机枪同时开火瞄准的是停在广场另外一端的装甲车。
顷刻之间弹雨就笼罩了那些装甲车。
别说操作重机枪的车长即便是躲在里面的驾驶员也没能幸免。
只是一个集火射击那些装甲车全都变成了废铁。
几乎同时广场上的敌人纷纷中枪倒下。
与王栋一样其他行动人员都为自己使用的df8smg安装了消声器因此在开火时的声响极为微弱。
其实机枪的枪声实在是太刺耳了。
如此突然、猛烈与精准的打击立即让敌人乱了阵脚关键是根本就不清楚子弹是从哪里射来的。
不到半分钟进入广场的两百多名敌人就有一半被击毙。
剩下的一半已经丧失了斗志。
可惜他们已经进入广场附近没有可以躲避的地方离得最近的掩体在几十米外而且是低矮的花台。
“哒哒哒……”
……
敌人开始还击不过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朝航站楼扫射。
或许认为能够对藏在航站楼里的行动人员构成威胁吧。
显然这根本不是战斗而是单方面屠杀。
在王栋打出弹匣里的最后几颗子弹时战斗结束包括之前推进到广场边缘的那些侦察兵在内两百多名敌人被全灭。
从王栋开第一枪到战斗结束还不到三分钟。
这效率确实惊人。
随着枪声消散剩下的只有惨叫声。
还有少数敌人没有毙命不过离死也不远了。
df8smg的威力极为巨大哪怕只是打中胳膊大腿也能造成严重伤害不及时救治就会因为失血过多身亡。
只是敌人没有放弃。
机场外面敌人还在集结为下一轮进攻做准备。
有人在发号施令只是那家伙藏在一辆装甲车后面没有给谢初越半点机会要不然早就被击毙了。
“栋哥情况不妙。”
“怎么了?”
“你最好下来看看。”
王栋没多罗嗦立即收起步枪离开了楼顶。
来到指挥中心不用汪昊天解释王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在机场西北、东北与南面出现了三支敌人的军队而且都有数百人还各有几部装甲车辆。
显然敌人打算同时从四个方向发动进攻。
要命的是敌人动用了配备机关炮的装甲战车!
虽然也是装甲厚度不太够的轮式装甲车但是这些装甲车能够在几公里外用机关炮扫射航站大楼。
隔得这么远df8smg根本够不着。
此外敌人能够搞到装甲战车也就可能能够搞到反坦克导弹在几公里之外对航站大楼进行定点清除。
这些装甲战车肯定来自伊拉克国防军的精锐部队。
或许就是“摩苏尔”旅。
在这个旅有数十具“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而且配发到连级单位为机步连的主要反坦克火力。
王栋不敢迟疑立即把张子岚叫了过来。
敌人有反坦克导弹王栋他们也有。
来伊拉克之前考虑到局势可能会恶化王栋索要了一批重武器其中就包括八套“标枪”反坦克导弹。
没有选择射程更远的“陶”式主要是“标枪”更轻便。
当然问题也很突出即“标枪”的射程才2000米出头而任何一种机关炮的射程都在2000米以上。
其实“标枪”本来就设计用于城市战。
在野外“陶”式才是美国大兵手里的反坦克利器。
机场在郊外而且极为开阔特别是跑道一侧敌人的装甲战车能在“标枪”的射程之外用机关炮扫射航站楼。
为此得设法靠近一些。
在王栋说清楚情况之后张子岚立即做出安排让两名小队长各带一个小队去机场东北与西北埋伏下来。
航站楼在机场西南能有效打击从南面杀来的敌人。
需要考虑的只是东北与西北。
跑道在航站楼北面因此敌人从北面杀来设在航站楼里的反坦克火力点未必能够对敌人的装甲目标构成威胁。
因为每套“标枪”有四枚导弹总共有三十二枚所以火力足够充足。
在张子岚做好安排之后敌人再次发动进攻。
只是这次首先发起的不是地面进攻而是炮火准备。
听到从外面传来的怪异声响王栋心里就咯噔一下。
妈的!
又是迫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