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声、炮声与爆炸声持续了一整夜直到天色放亮才消停下来。
其实在上半夜快结束的时候当晚的战斗就已分出胜负。
让防线上的官兵撤退不是要放弃防线是为了避免误伤。
天黑之前王栋就把张子岚与雷东派了出去让他们各带一个中队的人员设法渗透到叛军战线后方。
不是去搞破坏是去寻找高价值目标。
什么是高价值目标?
聚集在一起的敌人、前线指挥部、运送弹药物资的车队、各级指挥车辆、停下来休整的坦克战车全都是。
当然自行榴弹炮与火箭炮的价值最高。
只是按照炮兵靠后部署的原则叛军未必会让自行榴弹炮与火箭炮是前线特别是在夜间。
至于摧毁高价值目标的任务落到了沙姆赫身上。
虽然只有8门m109a6还能继续战斗但是弹药充足而且8门榴弹炮一次开火能打出24枚炮弹。
对付小集群目标24枚炮弹绰绰有余。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八点不到战斗就打响了。
在西南方向上雷东率领的侦查小队被一名叛军的暗哨发现而且这个藏得很好的暗哨及时鸣枪示警。
枪声一响四周的叛军全都围了过去。
所幸的是叛军只发现了雷东率领的小队没有发现另外几支小队结果反到掉入雷东设置的伏击圈。
此外西南方向上的叛军也不是很多。
因为行踪暴露所以雷东只能放弃深入敌后的念头按照备用计划且战且退吸引叛军的注意力。
激战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巨大的伤亡让叛军吃不消了。
虽然只有十个侦查小队每个小队只有四名官兵但是论战斗力特别是在夜间那是绝对恐怖。
每个侦查小队有两名机枪手两名突击手而且全都配备微光瞄准具。
也就是说四名侦察兵携带的df8smg都可以充当狙击步枪使用夜间交火的压制距离超过1200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
叛军没有配备夜视仪在夜间的可视距离还不到200米。
就算有少数叛军配备了夜视仪使用的m16a2的有效射程才600米哪怕用m240通用机枪有效射程也才800米。
事实上叛军中只有极少数精锐侦察兵拥有夜视仪。
结果是很多叛军在没有看到敌人的情况下就被射来的枪弹击毙没被击毙的也只能朝着出现枪口闪光的地方开火。
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远夜间又很难通过肉眼判断出交战距离所以叛军开火反击没有多大威胁反而暴露了自身位置。
可以说要不是人数众多西南方向上的叛军连半个小时都坚持不了。
十一点半左右叛军开始调整部署向西南方向增派兵力。
直到这个时候埋伏在战线附近的张子岚才带着几个小队的侦察兵摸了过去渗透到叛军防线后方。
显然叛军的主力就部署在纳西里耶西面而且就在公路附近。
没什么好奇怪的叛军得在夜间为进攻部队提供弹药给养还得调整部署必须依托公路。
只用了二十分钟张子岚就找到了“高价值目标”。
位与一座山丘后面的叛军营地准确说是前沿集结地至少有三个营总共一千多名叛军官兵在此过夜。
随后张子岚呼叫了炮火打击。
五分钟内沙姆赫指挥的8门m109a6打出了近三百发炮弹对叛军营地进行了覆盖式炮击。
等到叛军炮兵回过神来的时候沙姆赫已经转移了阵地。
在炮击的时候渗透到敌后的四支侦查小队已经分散开始搜寻其他目标。
接下来的三个多小时里沙姆赫指挥的炮兵在四支侦查小队的指引下摧毁了十多个高价值目标。
主要是叛军的前沿营地以及临时设置的补给点。
虽然白天只推进了十多公里战斗也不是很激烈坦克战车不需要补充燃油弹药但是占领了郊外防线的叛军肯定得连夜巩固防线比如设置机枪堡垒之类的防御工事把迫击炮送上来。
如此一来叛军就得在夜间向前线运送武器弹药。
结果就是送上前线的重武器损毁过半。
凌晨三点左右炮击结束。
不是说已经摧毁了所有高价值目标而是沙姆赫用光了准备的弹药必须带着自行榴弹炮返回位于东城区的营地。
张子岚没有蛮干收到消息后就下达了撤退命令。
与此同时雷东也开始撤退。
被打了一个晚上叛军也醒悟了过来加强了防线上的兵力密度而且重点关照小股活动的人员。
所幸王栋多做了一手准备。
在雷东那边遇到麻烦后王栋就让铁虎与丘尔金各带二十名行动人员前去接应。
这些行动人员全是机枪手携带的df8smg都配备重型枪管与200发弹药箱相当于每名机枪手都有一挺重机枪。
有机枪手接应张子岚与雷东率领的侦查人员全都顺利撤了回来。
激战一夜只有三名行动人员受了轻伤。
初步估计两个中队的80名行动人员在当天晚上至少击毙了600名叛军官兵还不包括炮火打击的战果。
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损失叛军被彻底激怒了。
在张子岚与雷东撤下去之后叛军依然不依不饶继续向城区推进试图一举突破最后的五公里。
可惜这只是送死。
随着天色放亮叛军才停了下来。
很简单天亮之后那些冒死冲锋的叛军才发现对手在1000多米外超过了绝大部分枪械的有效射程。
胆子再大的人也不会指望能够在密集的火网中前行1000米。
对于暴露在旷野中的步兵来说在火力压制下前进100米都办不到。
叛军只能放弃进攻守卫纳西里耶的政府军趁机发动反击。
王栋没有下达反击命令是纳尼杰尔下的命令。
也许在纳尼杰尔看来这是夺回城郊防线的机会。
显然纳尼杰尔忘记了一点在太阳升起来后叛军炮兵就不再受到限制只需要一次炮击就能瓦解政府军的反击。
遭到炮火打击步兵同样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