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王栋的担忧变成了现实。
平静了一夜后清晨五点刚过叛军就集中炮击了北岸的桥头堡在一个多小时内投射了数千枚炮弹。
只是大多是迫击炮炮弹而且以高爆弹为主。
打了这么多天叛军的弹药肯定用得差不多了特别是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
炮击很猛不过远远达不到覆盖桥头堡的程度。
桥头堡防御阵地的正面宽度在三公里左右纵深在500米到800米之间还梯次分布了四道防线有数百个用沙袋垒构筑的堡垒数十座半埋工事连接这些堡垒工事的是总长度接近五公里的堑壕。
当然在防线的最外围设置了铁丝网而且几道防线之间也分段布设了铁丝网。
要想通过炮击打垮桥头堡的守军至少需要动用三个装备m109的炮兵营进行数个小时的持续炮击。
只是用一些迫击炮显然不足以打垮守军。
其实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炮击中就没多少守军官兵被炸死因为守军修了足够多的防炮洞。
夜间因为担心遭到突然打击只有少数官兵在阵地上警戒大部分官兵在防炮洞里面过夜。
叛军的炮击很突然只是除了把守军官兵唤醒之外也就炸毁了一些堡垒工事。
一个多小时的炮击足以让守军官兵打起精神做好战斗准备。
昨晚雷东等人抢来一辆叛军的主战坦克极大的鼓舞了守军官兵让更多的官兵相信能够守住阵地。
炮击结束叛军地面部队发动进攻。
几乎同时守军官兵进入地表阵地。
大概是吸取了昨天的教训叛军在进攻之前靠前设置了十多处机枪阵地用重机枪为进攻部队提供掩护。
当然冲在最前面的依然是坦克与步兵战车。
在推进到阵地边缘离守军的第一道防线还有大约600米的时候叛军的迫击炮再次开火。
显然叛军明显对守军的反坦克导弹心存余悸也就用是了炮火压制。
得到炮火支援进攻部队加快了推进速度而原本在后方掩护的重机枪也开始前移增强支援力度。
必须承认叛军充分吸取了教训打得很有章法。
只是ra-12er的射程为4000米根本不用靠前部署反坦克小组完全可以呆在最后一道防线上。
其实叛军的坦克战车从变成废墟的城区里冲出来的时候就进入了导弹射程。
没有立即开火只是要把敌人放近一点消灭伴随坦克战车推进的步兵杀伤叛军的有生力量。
等到叛军的坦克离第一道防线还有200米的时候丘尔金才下达了命令。
两个反坦克小组几乎同时开火两枚ra-12er反坦克导弹各锁定了一辆坦克而且都是攻顶模式。
距离实在是太近了不到1000米!
转眼之间两辆m1a1就被导弹击中炸成了一团火球。
这就是开火信号。
不用任何人下达命令守在防线上的官兵同时向叛军开火几挺机枪与几十支步枪同时射出致命的枪弹。
叛军没有退却继续向前推进。
总共有六辆m1a1还有六辆m2a3而守军只有两部ra-12er发射器重新装填导弹至少需要三十秒。
这时叛军的炮火开始向防线后方延伸。
能够压制反坦克导弹的也只有迫击炮。
很简单操作ra-12er的反坦克射手都躲在反斜面上没有暴露在叛军面前也就无法用直射火力将其消灭。
虽然叛军的炮火没有对反坦克小组构成威胁因为在发射导弹之后反坦克小组就离开了发射地点向另外一处预设阵地转移但是在炮击的影响下反坦克小组肯定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重新装弹。
只是叛军并没扩大炮击范围。
在对已经暴露的反坦克阵地进行了炮火打击之后叛军打出的炮弹落到了阵地上准确说是阵地前面。
不是高爆弹而是烟幕弹!
叛军开始向阵地前方投射烟幕弹掩护进攻的地面部队。
很聪明也很有效的战术。
受烟幕影响至少守在防线上的官兵无法看清敌人。
对于反坦克小组来说就算有红外成像仪也要首先找到目标然后才能锁定目标发射导弹。
显然用高倍率瞄准设备来搜寻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外叛军早就知道守军使用的是哪种反坦克导弹。
在烟幕散开之后叛军地面部队并没继续推进而是在阵地前沿纵火!
那六辆m2a3步兵战车搭载的不是步兵而是乘方燃料的容器叛军就是用这些燃料纵火。
火势一起ra-12er的红外成像瞄准具成了摆设。
要知道性能再好的红外探测设备也无法发现高温热源后面的目标烈火足以掩盖坦克战车的红外辐射。
这时叛军的炮火开始向防线延伸。
仍然是烟幕弹叛军的意图很明显用烟幕掩护地面部队让地面部队顺利推进到防线附近。
靠近之后叛军的兵力优势才能发挥作用。
只要进入争夺阵地的白刃战阶段叛军就能够凭借数倍于守军的兵力优势一鼓作气拿下桥头堡。
显然区区一个步兵营根本守不住阵地。
至于丘尔金等人员即便战斗力很强在混战中也招架不住数量众多的敌人总会被敌人射出的子弹打中。
事实上在近距离混战中特种兵并不比普通士兵厉害。
很幸运叛军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
现在是清晨!
纳西里耶在哈马尔湖西面西南是波斯湾清晨刮的是西南风桥头堡在底格里斯河北岸叛军是从北往南进攻。
也就是说叛军在下风方向!
结果就是在晨风的作用下叛军弄出来的烟幕开始向东北方向飘散。
在叛军地面部队与阵地防线之间仍然有大约一百米的空白区。
随着风力加强烟幕会迅速飘散。
此外防线前面还有一道两米高的铁丝网!
首先冲出来的不是步兵而是坦克与卸掉负载的步兵战车随后才是以散兵队列推进的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