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 历史穿越 > 最强军火之王 > 第573章 雷霆反击
    当然数量优势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在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之后印度空军依然掌握着主动权。

    对巴基斯坦空军来说就没那么厚的底气了。

    虽然击落了更多的印度战斗机但是巨大的损失已经让巴基斯坦空军意识到打消耗战肯定不是印度空军的对手。

    要说夺回主动权那还太早了。

    当前巴基斯坦空军的主要任务其实是扼制印度空军的进攻势头让印度空军变得畏首畏尾。

    怎么打?

    当然是反击。

    不是说全面反击而是有限的反击。

    其实当天傍晚巴基斯坦军队已经发起了一次有声有色的反击不过是在北面拉合尔附近。

    预料到印度空军有可能在夜间发动进攻之后巴基斯坦军方做出协调由陆军担负起了反击任务。

    傍晚巴基斯坦陆军的数十门远程火箭炮开始发威。

    为了提高反击的力度也是为了打击印度的士气巴基斯坦陆军用上了从华夏采购的精确制导火箭弹。

    反击的不是印度空军而是靠前部署的印度陆军准确说是前沿防空阵地特别是防空雷达。

    其实在该方向上印度空军最为忌惮的就是巴基斯坦的远程火箭炮。

    为什么?

    这些火箭炮理论射程都能达到400千米至少都接近300千米如果靠前部署能够覆盖印度境内200多千米内的所有军事目标因此印度空军的前沿基地全都在这些火箭炮的打击范围之内。

    更重要的是这是火箭炮不是弹道导弹。

    一门火箭炮一次就能打出12枚远程火箭弹而一个远程火箭炮营一次能够打出数百枚火箭弹。

    显然没有任何一种手段能够拦截这么多的火箭弹。

    更何况火箭弹本来就很廉价拦截火箭弹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为此早在数年前印度空军就做出了调整撤销了几乎所有靠近边境的空军基地其中一些降级为临时基地。

    此外印度空军还早早的把主力战斗机转移到了后方的空军基地。

    说白了就是害怕遭到打击。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印度空军的战斗机在起飞之后需要首先飞行300多千米才能到达边境线附近。

    如果是攻势作战那就还要飞行几百千米。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在指挥体系上。

    随着空军基地后撤由印度空军掌握的远程防空系统跟着后撤而部署在前沿的都是陆军的野战防空系统。

    显然部署在后方几百千米的远程防空雷达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那该怎么办?

    印度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也就只能单独采购一些防空雷达部署在前沿阵地上建立单独的指挥与控制体系。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采购更多的预警机用预警机取代地面雷达。

    巴基斯坦空军就是这么做的把预警机当成了防空的核心力量。

    很可惜就算印度有钱也买不到好的预警机。

    为什么?

    俄罗斯只有a-50而且数量极少也没有生产线因此不管印度出多少钱俄罗斯都不可能把仅有的几架a-50卖给印度。

    美国呢?

    有很多的预警机但是大部分都是e-3系列而最新开发的预警机美军自己都还没有得到呢。

    当然还有价格方面的因素。

    即便是老掉牙的e-3c还是二手货美国开出的价格都在10亿美元以上远远超过了印度的承受能力。

    以色列呢?

    在把最后三套“费尔康”卖给印度之后以色列就关闭了雷达的生产线不再向外界提供相关的产品。

    当然欧洲有。

    瑞典一直在开发预警机也一直在推销预警机但是瑞典只完成了小型预警机的研制与开发工作而且目前也只有能力把雷达整合到小型平台上暂时无法向客户提供像e-3这样的大型预警机。

    可以说当今能够提供大型预警机的只有华夏。

    可惜印度出再多的钱华夏都不可能把kj-2000或者kj-3000这样的大型预警机出售给印度。

    其实连kj-500这样的中型预警机都不可能。

    自行生产?

    显然就算把大型飞机与相控阵雷达的技术卖给印度以印度的工业实力也造不出好的预警机。

    至于采购小型预警机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

    在和平时期小型预警机最多也就只能充当空中的雷达站而在战争时期小型预警机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其实美国一直在向印度推销e-2d印度也考虑过采购e-2d只是最终放弃了。

    为什么?

    e-2d是舰载预警机名副其实的小型预警机要将其价值发挥出来还需要采购一套专门的通信指挥系统建立其一套专门的数据链而在这上面的花费比采购几架大型预警机还多得多。

    如果只是e-2d那就没有多大的价值。

    要知道即便是美军也只是把e-2d当成空中雷达战在作战的时候仍然得由专门负责防空的战舰担负指挥工作。

    其实这也是印度空军作战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没有足够多的预警机只能依靠地面雷达。

    巴基斯坦反击的对象就是那些靠前部署的雷达。

    在战术上只要打掉这些雷达印度空军的指挥体系就会出现巨大的漏洞从而不得不更多的依靠那几架“费尔康”。

    因为任何时候最多都只能有一架“费尔康”在空中巡逻所以这架预警机的指挥能力就成为了印度空军攻击机群的规模上限。

    只要限制了印度空军的攻击力度也就是每次投入的战斗机数量就能极大幅度的降低巴基斯坦空军的作战压力。

    在战术体系上巴基斯坦采购的那些远程火箭炮就是为此存在。

    可以说巴基斯坦军队早就在为此做准备也早就制订好了反击计划等待的只是反击时机。

    数十门超远程火箭炮不足以打垮印军但是足够给印度空军制造巨大的麻烦。

    经过这轮反击印度空军需要考虑的不再是进攻而是本土防御即如何应对巴基斯坦空军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