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 历史穿越 > 最强军火之王 > 第596章 重头开始
    最初的半年王栋他们主要做的其实是跟随巴基斯坦山地部队以及由巴基斯坦陆军总参谋部派遣的特种部队在克什米尔的各条战线上活动搜集情报同时勘察地形与印军的防御部署。

    克什米尔的地形不适合进攻吗?

    那是肯定的。

    在很多地方只需要在制高点上修建一座较为坚固比如能够扛住大口径炮弹直接轰击的堡垒就能压制整片山谷而且只需要部署几挺机枪就能封锁道路让佯攻的军队无处容身。

    在很多隘口地形更加复杂。

    简直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更加要命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对峙印军早就占据了实控线己方一侧的制高点控制了所有的隘口。

    怎么进攻?

    让步兵冲锋那是去送死。

    别说坦克战车开不上来就算能够开上来也将成为步兵反坦克武器的靶子。

    只是真的无法突破印军的防线?

    显然那可未必。

    几十年的对峙让印军建立起了一条牢固的防线同时也让印军放松大意让印军相信这条防线牢不可破。

    没错至少过去几十年里没有被攻破过。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很多地点印军的防御工事已经存在了数十年可以说是非常的陈旧与破败。

    虽然这些地点都有驻军而且会进行日常维护但是其防护标准早就落后了。

    比如在很多制高点上印军堡垒也就能够挡住普通的炮弹对航空炸弹与大口径火箭弹几乎无能为力。

    此外印军的装备也极为落后。

    在一些据点印军甚至在使用二战时期的布伦机枪。

    当然在主要的方向上印军部署的陆军正规部队装备还算不错只不过依然算不上先进。

    最重要的其实是通信指挥系统。

    绝大部分据点只能用无线电对讲机跟后方联系!

    虽然某些据点布设了电话线能够通过固定电话跟后方联系但是铺设的电话线极易遭到破坏。

    至于印军的素质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整条防线上绝大部分地段都是由边防军守卫而且很多就是当地人有的甚至是临时拉来的民兵。

    即便在主要防线上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力部队。

    比如在某些重点防线后面印军专门为家属建立了营地方便驻守在防线上的官兵随时回家。

    这还叫军队?

    或者说这还叫防线?

    真的打起来了守在防线上的印军官兵首先想的肯定不是如何顶住进攻而是后方家人的安全。

    此外在兵力部署上也不是很合理。

    主要就是印军太过重视查谟把重兵全都部署在了克什米尔南部的平原上而部署在其他地段的兵力并不多。

    当然印军或许想当然的认为巴基斯坦军队不可能在其他防线上取得突破也就没有必要在别的方向上部署重兵。

    如果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发动进攻那么从南部调遣兵力过去也来得及。

    综合这些发现王栋他们向巴基斯坦陆军提交了一份作战方案。

    要诀只有一个:速度。

    按照王栋的设想在进攻开始之后必须速战速决准确说是快速推进不给印军太多的调整时间。

    只要能够迅速推进就有希望从北面攻打查谟。

    说话容易可是真要做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为啥?

    其实巴基斯坦陆军早就知道如果能够快速推进就能突破印军的防线甚至是切割印军的防线。

    问题是怎么快速推进?

    在地形崎岖的山区能够快速推进吗?

    此外查谟北面山区的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有些地段超过4000米东北靠近共和国那边还在雪线以上。

    如此高的海拔同样限制了部队的突击速度。

    别忘了海拔越高含氧就越少。

    军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即便是接受过严格训练的山地部队的步兵在高海拔地区也很难长途跋涉。

    可以说正是人力的限制让克什米尔成为了进攻者的坟场。

    当然王栋他们也提出了办法。

    这就是大量采购山地作战部队特别是全地形车用机械力量来替代人力最大限度的减轻步兵的作战负重。

    此外让步兵乘车作战能更有效的保存体力。

    对此巴基斯坦陆军没有反对还立即从华夏采购了一批全地形车。

    现在那些全地形车中的一部分已经用在了拉合尔正在与印军作战而且发挥出了巨大的价值。

    只是在克什米尔全地形车显然不够。

    为啥?

    印军的很多据点与堡垒修在山顶上而全地形车再厉害也不可能在没有道路的情况下爬上山顶。

    只是在山谷里面行动显然无法达到快速突破的目的。

    事实上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拔除印军设在制高点是的据点与堡垒。

    对此王栋他们的建议是扩大特种部队的规模而且让特种兵经常去克什米尔地区执行任务。

    不是说去对付印军而是去熟悉那边的环境。

    要特种兵干嘛?

    前进侦查并且负责引导后方的支援火力。

    简单的说特种兵不是去对付印军的堡垒而是充当支援火力的眼睛引导炮兵与航空兵作战。

    巴基斯坦陆军采纳了这个意见而且把培训特种兵的合同给了“安固”公司。

    其实也正是要帮助巴基斯坦培训特种兵“安固”公司才需要在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建立营地与基地。

    所幸巴基斯坦陆军有规模庞大的山地部队。

    虽然这些来自山地部队的官兵还达不到特种兵的程度但是在克什米尔作战他们有足够的资本。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

    在经过必要的培训之后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先进设备比如激光指示器。

    其实在后来一年多的培训中“安固”公司主要做的就是加强文化教育还专门为此聘请了一批文化教官。

    有了特种兵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些特种兵送到前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