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 玄幻魔法 > 砸进纷乱中 > 第270章
    石勒大怒,对石虎说:

    “你我兄弟,事奉刘氏,尽心尽职的做人臣的本分,也够本了!赵王、赵帝的名号,我自己也能给,哪用得着由他们赐予!”

    石虎是石勒的从子,石勒父亲将石虎从小养在身边,所以,石虎称石勒为弟弟,石勒也将石虎称为弟弟,因为胡人对辈分不太注重。

    石勒倚仗石虎授予专门征伐的任务,石虎亦能克定四方,因此石虎的战功颇多,所以,石勒才会对石虎说这话。

    不过,这句话也可以看出,石虎不是石勒能控制的。

    后,石勒自称赵王,攻打刘曜。

    石勒派遣将领石他,从雁门出上郡,攻打北羌王盆句除,将其俘虏而归。

    刘曜大怒,挥袖而起,当日进军到渭城,遣刘岳追击石他,后,刘曜又进到富平,作为刘岳的声援。

    刘岳与石他交战于河滨,石他败,被斩。

    因上郡距襄国远,声势不相连,因此石勒不知。

    过了几年,石勒一看石他没回来,估计遭遇不测,于是派遣石生屯聚在洛阳,石生攻打曜河内太守尹平于新安,尹平败,被斩。

    于是关内、河东成为战场,刘、石兵争开始。

    刘曜派遣刘岳攻到在洛阳驻扎的石生,配给刘岳近珺的兵士五千,宿卫的精锐的士卒一万,从孟津渡河。

    镇东将军呼延谟,率领荆州、司州之兵,从崤(崤山,河南洛宁县西北,西接陕县,东接渑池)、渑向东进发。

    刘岳将石生围困在金庸城,石虎率领步骑四万,从成皋关入,与刘岳战于洛西,刘岳兵败,刘岳中流矢,退保石梁。

    石虎于是挖壕沟、树立栅栏围困,断绝刘岳与外界的交通。刘岳军没有吃的,杀马吃掉。石虎又打败并斩杀了呼延谟。

    刘曜亲自率领军队来救援刘岳,石虎率领骑兵三万来抵御。

    刘曜屯聚在金谷(在洛阳西北),但,夜里无故夜惊,整的军溃,只得又退到渑池(今河南洛宁县西),但夜里军队再次夜惊,士卒逃散,不得不返回长安。

    石虎抓捕了刘岳,送去襄国,坑杀了士卒一万六千人!

    由此可见,刘曜的不端正,士卒实际上无心应战,无法面对大敌。

    石勒派石虎率兵四万,从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西上蒲阪(今山西永济县),攻打刘曜,刘曜自率全部精锐,从水陆驰救蒲阪,从卫关北渡。

    石虎害怕,率军撤退,刘耀追击,两军战于高侯(今山西闻喜县境),石虎大败。

    其部将石瞻(石闵\/冉闵的父亲)被杀,陈尸二百余里,刘曜缴获军物资数以亿计。

    这仗可败的够惨的,不愧是精锐之师。

    刘曜自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南)渡河,乘胜进军追击石生于金墉(今河南洛阳以来),决千金堨(在今河南洛阳以北)以灌城,荥阳、野王都向刘曜投降。

    襄国大震!

    石勒命石堪、石聪以及豫州刺史桃豹等,率兵到荥阳集合,石虎进据石门。

    石勒亲自统领步骑四万奔赴金墉城。

    诸军在成皋聚集,总共步卒六万人,骑兵二万七千人,走捷径兼程,从巩(今河南巩县)、訾(巩县西南)之间出来。

    刘曜主持围困金墉城,陈兵于洛西,石勒攻打,刘曜军大溃。

    刘曜从年少时,就有好酒的习惯,到了晚年更甚,准备出兵时,稀里哗啦的来数斗酒,出兵时,再稀里哗啦来斗余,昏醉中奔退,被石堪抓捕,送去了襄国,后被石勒所杀。

    刘曜的儿子刘熙、刘胤等,商量着西保秦州。

    但尚书胡勋说:

    “今日虽然丧主,但国家还完整这,将士们也没叛乱,可并力占据险地,对石勒进行抵御,力不支时,再走也不晚。”

    刘胤大怒,认为这是扰乱人心,将他斩首,随后率领文武百官逃奔上邽。各地方官员也都放弃自己镇守的地方跟从,关中大乱。

    将军蒋英、辛恕,拥有兵士数十万人据守长安,派使者向石勒请降,派石生率领在洛阳的士众前往长安。

    刘胤和刘遵,率众数万,攻击在长安驻守的石生,石勒让石虎率领骑兵二万抵御刘胤兵。

    两军在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大战,刘胤兵败,逃往上邽,石虎趁胜追击,枕尸千里!上邽也溃了。

    枕尸千里,这是报之前的仇吗?

    石虎抓捕了刘熙、刘胤以及王侯将相一堆人,还有卿校公侯一下三千人,全部斩了!前赵亡。

    其实从石虎作战后,对待俘虏的态度就可看出他的残忍,石勒留这样的人在,身后怎么能安定。

    前赵灭了,石勒即皇帝位。

    在五胡中,石勒确实可以称之为一人物,他的性格虽剽悍狡黠,但对于当时的中国形势,也是能理解的。

    羯族本是小族,之所以能纵横中原,之后几乎统一北方,并非其宗族强大,而是因为石勒在众胡中,独一无二的剽悍狡黠之人。

    石勒死后,其继者,再无雄才。

    到了石虎,其放纵暴戾,也是众胡之首,也使得胡羯,如同花火,转瞬即逝。

    石勒先后杀害了苟晞、王浚、绍续,攻破刘琨,抓捕了段匹磾,害徐龛等等,势力已经不是与汲桑,在马场做盗寇时可比的了。

    刘遐为兖州刺史,从邹山退到了下邳,琅琊内史孙默叛变投降于石勒,于是,冀州、并州、幽州,辽西以西的诸郡县,都被石勒攻陷。

    徐州、兖州间的坞堡,也多数送人质来请降。

    曹嶷亡后,青州诸郡县、坞堡亦成为石勒的地方。祖约退到寿春,石勒让将领王阳屯于豫州。

    虽然朝廷派遣了些人来督北方地区,但,石勒太猛烈,这些人又没什么斗志,恰逢“王敦之乱”,便都以此为借口,纷纷逃回了京城。

    等“王敦之乱”被平后,晋室再遣人来督北方时,北方的形势更加不利晋室了。

    石勒一通猛击猛打,司州、兖州以及徐州、豫州被晋室占领的主郡县,都被石勒攻陷。

    都成这个局面了,晋室的这帮大神们,还不忘勾心斗角。

    刘遐卒后,晋室以郗鉴为徐州刺史,郭默为北中郎将,领刘遐的部曲。

    刘遐的妹夫田防,以及刘遐的旧将领史迭、卞咸、李龙等,不乐意被他人领导,于是共立了刘遐的儿子刘肇,袭刘遐的职位,而反叛。

    朝廷下旨,诏郭默等人去讨伐。

    临淮太守刘矫,率领将士数百,偷袭遐军的营地,史迭等逃走,斩田防和卞咸,又追击其余人,在下邳战了史迭、李龙。

    数百人就能把他们杀的落花流水,这么点兵力也敢反叛,佩服!

    石聪攻打寿春不克,于是侵扰逡遒、阜陵,历阳太守苏峻派遣将领韩晃,将石聪给晃荡走了。

    济岷太守刘戢,将军张阖等反叛,害下邳内史夏嘉,以下邳为筹码,向石生投降。

    之后,便是苏峻与祖约都反了。

    所以说,东晋的建立是干嘛的!延续这样的混乱,继续让民众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西晋祸祸了北方,司马睿觉得只有北方受难,不过瘾,南渡祸祸南方去了?

    司马氏一家的智商、执政能力,都被司马懿和司马昭给提前预支完了。

    石勒攻宛,南阳太守王国,叛变投降于石勒。

    别骂这些人,朝廷这个局面,肯定不会有援兵,死扛到最后,王国可以拍屁股走人,那民众怎么办?还不如趁现在没激怒石勒时,开门投降,自己的命保住了,民众也不至于遭屠城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