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襄迁到北屈(今山西吉县),驻扎在杏城,想要谋取关中。
此时的前秦,苻健已经病逝了,苻健的儿子苻生即伪位。
姚襄攻打前秦的平阳太守苻产于匈奴堡,苻柳前去救援,但被姚襄打败,退到蒲坂,姚襄随即攻破匈奴堡,并杀了苻产。
之后姚襄派遣使者到前秦,说要借道去攻打陇西,苻生准备同意,但,苻坚进谏,于是没有同意姚襄的借道。
在战国时期,就有“假道灭虢”,晋国晋献公向虞国借道去打虢国,灭了虢国回来时,顺道把虞国也给灭了。
此时的前秦,并没有虞国那么稳定,自身问题一堆,就算苻氏没有发现姚襄图谋关中的打算,也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让一支大军进入国内。
派遣将领张平前往抵御,没想到张平与姚襄讲和了!
姚襄派遣从兄姚兰,攻略鄜城(今陕西洛川县东南),兄姚益生和将军王钦卢,在北地召集。苻生派遣苻飞出战,将姚兰击败,并被抓了回来。
姚襄进据黄落(今陕西同官县南),苻生遣苻黄眉、苻坚、邓羌等人,率领步骑一万五千人,前往讨伐。两军在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大战,姚襄中计,被苻坚所杀,苻生用公礼安葬他,姚襄的弟弟姚苌只得率部众向苻生投降。
第二个月,苻坚便杀了苻生篡位。
后赵大乱时,段勤聚集胡、羯族,集结了一万多人,占枉人山(今河南濬县西北),自称赵王,依附于慕容儁。之后被冉闵击败,迁徙到绎幕(今山东平原县西北),称尊号。慕容儁派遣慕容恪攻击冉闵,慕容垂攻击段勤。慕容恪抓了冉闵,进据常山,段勤害怕了,向慕容儁投降。
王午占据鲁口(今河北饶阳县南),自称安国王,死后,由吕护承袭了这个称号,慕容恪对他发起进攻,吕护跑到了野王。
晋室宁朔将军荣期,携彭城、鲁郡反叛晋室,投奔慕容儁。
由此以来,兰陵(今山东峄县东)、济北(今山东长清县境内)、建兴诸郡,都投降于慕容儁,河内太守、黎阳太守,都携辖地依归慕容儁。
慕容恪攻打广固,被段龛击败,慕容恪退据安平,之后又再次攻打。朝廷派遣苟羡来援救段勤,但,到了琅琊后,不敢再往前走。之后广固被慕容恪攻陷,段龛亦被杀,他的三千多人,也被坑杀。留慕容尘镇守广固。
冉闵称尊号后,李历、张平、高昌等率领将士们,向慕容儁称藩,后又归顺慕容儁。
上党的冯鸯,自称太守,依附于张平,张平多次对慕容儁提起此事,慕容儁看着张平的面子,赦免了冯鸯的罪,任其为京兆太守。
跑去野王的吕护,派遣他的弟弟向慕容儁请罪,慕容儁任他为河内太守。但,吕护和冯鸯却暗地里,与京师有联系。
古代版的《潜伏》,哈哈,不过两人并没有坚持多久。
张平拥有新兴、雁门、西河、太原、上党、上郡这些地方,堡垒有三百余个,有胡人和晋人十万余户,遂设置征镇,呈鼎力之势。慕容儁从龙城迁到邺城,派遣慕容评讨伐张平,苻坚也趁机出兵攻打张平,张平跑到了平阳,后苻坚追到此地,将张平打败。
慕舆根讨伐冯鸯,冯鸯跑到了野王;阳骛讨伐高昌,高昌逃了荥阳;慕容臧攻打李历,李历逃了邵陵。
这下,前燕的地盆扩大了不少,实力当然也相应提高。于是,慕容儁图谋再度侵犯东晋,并企图消灭前秦。下令各州郡清点检查现有的兵丁,检查核实户口,一律各家各户仅留一成年人,其他全部征发入伍。想使步卒达到一百五十万,希望第二年会合全部兵力,准备进军洛阳,能指挥调度三方力量。
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刘贵上书极力劝谏,陈说百姓生活困乏,征兵不合乎法律,恐怕百姓不堪承受,发生土崩瓦解的大祸,并且陈述当时不适合时势的政治事务十三件。
慕容儁读完谏书同意刘岂的意见,交付公卿广泛商议。刘贵所言之事多数采用,于是改为五丁抽三制,放宽一周的战备时间,命令他们在第二年冬末全部赶赴邺都集结。
但,第二年初,慕容儁崩了,他的儿子慕容暐嗣。前燕到了慕容暐,势力开始衰减,但他们对外的扩张,仍然没有停止。
谢安的从兄谢尚去世后,谢安的兄长谢奕成为豫州刺史。
慕容儁攻陷冀州诸郡,朝廷诏谢奕和荀羡北伐,不过他们还没来及正式出兵北伐时,慕容儁又攻陷河北之地。
谢奕卒后,谢安的弟弟谢万成为了豫州刺史,此时荀羡生病,让郗鉴的儿子郗昙为军司。
荀羡攻到山庄(今山东长清县东北),将其攻破,并斩了慕容儁的泰山太守贾坚。青州刺史慕容尘,派遣司马悦明前往救山庄,荀羡的军队败,山庄从新落入前燕之手。
荀羡生病而返回晋室,以郗昙为徐、兖两州的刺史,镇守下邳。
泰山太守诸葛攸,率领水、陆两军二万讨伐慕容儁,从石门(进山东平阴县北)进入。驻扎在河渚,遣部将匡超进据碻磝(今山东东阿县南),又遣萧馆驻扎于新栅,再遣督护徐冏率领水军三千,泛舟上、下,为东、西造势。慕容儁派遣慕容评、傅颜等人,统领步骑五万,与诸葛攸的军队,在东阿大战,结果王师战败。
之后,慕容儁攻打东阿,朝廷遣谢万到下蔡(今安徽凤台县),郗昙到高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来救援东阿。
但是,谢万倨傲豪纵,骄傲自大,瞧不起人,从来不安抚军心,使得诸军都很怨恨他。
郗昙以生病过重为由退到了彭城,谢万还以为,郗昙是因为敌方盛气才退,于是便领军返回,导致众人溃散,谢万狼狈的单骑而归,被废为庶人。
呃,无语了,就算是古代,将领间难道不通气吗?就算不通气,难道掌握局势变化,不该是指挥者的责任吗?就凭着“以为”便撤军了,难怪王羲之说谢万没有将才。或许郗昙知道与谢万这样的人无法合作,如果战斗期间自己病逝,就靠谢万这样的人指挥,将士们该如何,与其让将士们上战场送死,不如退回养精蓄锐。
就谢万这性格,怕是平日也不讨喜,也幸亏生在了谢家,这么牛塞塞的家族里,不然,会有人脸被打成狗脸的风险,不过,如果他没生在谢家,怕是也不会这么嚣张了吧。
他们撤了,慕容恪随即攻打河南,汝南、颍川、谯、沛都被攻陷。
后,郗昙卒,以范汪为徐州、兖州两州刺史。桓温镇守宛,遣他的弟弟桓豁攻取许昌。
晋穆帝司马聃崩,晋成帝长子琅邪王司马丕立,为晋哀帝,把自己毒死的晋哀帝司马丕登场。
慕容恪攻陷野王,吕护退保荥阳,之后又背叛晋室,再次投奔前燕,慕容暐没有对他责难,待之如初,遣他与傅颜一同据河阴。
就算吕护是真的心向朝廷,可在胡人横行的北方,没有后续支援,一支孤军又能坚持多久?
朝廷任庾冰的儿子庾希,为徐、兖两州的刺史,镇守下邳;袁真为豫州刺史,镇守汝南。
吕护攻打洛阳,戴施逃到了宛,桓温遣庾希和竟陵太守邓遐,率水军救洛阳,吕护等退到了小平津(河南孟津县北),吕护身中流矢而亡。
晋室将军段荣收军北渡,驻扎在野王,邓遐进屯到新城(洛阳南),后袁真到汝南,运来米五万斛,送到了洛阳。这下洛阳的民众高兴了吧,在他们心中的正统来了,还给他们送来了吃的,也许觉得生活又有了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