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巴基斯坦一直在积极谋求跟华夏合作以联合研制的方式加入fc-31项目。
只是前面已经提到在最初的时候华夏并不是很热心或者说fc-31的研制团队对出口不是很热情。
至于说到联合研制同样存在问题。
什么问题?
巴基斯坦能提供多少研制经费?
要知道联合研制必然存在技术转让因此在讨论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到就是各方的出资情况。
说白了就是根据出资情况来决定参与的程度以及最终能得到多大限度的技术转让。
出的钱不够多那么得到的技术就肯定不会太多。
显然巴基斯坦拿不出多少钱来。
只不过在巴基斯坦的友好国家中土豪还真不少。
早在伊拉克内战爆发之前沙特等阿盟国家就对fc-31项目表现出了浓烈兴趣而且都希望通过巴基斯坦成为研制方。
简单的说就是出钱来完成fc-31在研制出来之后获得技术转让。
只是在之前的几年里进展并不是很顺利。
到伊拉克内战宣告结束之后沙特等国的热情反而降低了不少。
为什么?
缺钱。
打了这么大一场战争而且急需采购那么多的主战装备来补充损失即便是土豪国家也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搞研制。
如果fc-31是现成货那么沙特肯定会采购几十架。
问题是当时的fc-31依然只有两架原型机别说形成战斗力能够在什么时候完成基础设计都是个问题。
显然要让沙特砸几十亿美元进来然后等上个十年八年肯定很不现实。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杀出了一个程咬金。
不是美国答应向沙特出售f-35a而是来自华夏的另外一种第四代战斗机而且针对的就是出口市场。
什么战斗机?
j-30。
当时公开的代号为jf-30。
这是什么战斗机?
来自生产j-10与j-20的航空研制与生产企业在j-20的基础上进行缩小设计的一种中型战斗机。
简单的说其实就是j-20的单发版。
jf-30的出现立即引起了巴基斯坦的极大兴趣。
要知道巴基斯坦的jf-17就是跟该企业联合研制的而且由j-10发展来的jf-20已经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
更重要的是该企业的j-20是华夏唯一的重型四代机。
虽然是单发版的中型机但是源自j-20的基因加上该企业一向良好的口碑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结果呢?
巴基斯坦立即结束了与另外一家华夏企业的谈判不再关注fc-31开始就联合研制与生产jf-30展开接触。
其实jf-30本身就是按照出口开发的。
“jf”这个编号其实就是针对巴基斯坦的出口型战斗机专用。
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即psa立即派人去了华夏而且巴基斯坦空军也及时出面表示对jf-30有着极为浓烈的兴趣。
接下来巴基斯坦总理都去了华夏亲自向华夏领导人提出希望以jf-17的模式来发展jf-30。
什么模式?
由华夏与巴基斯坦联合研制主要设备由华夏提供不过以巴基斯坦的名义向国际市场推销jf-30。
这次巴基斯坦也表现出了诚意即答应承担三分之一的研制费用。
当然这不算多。
只是以巴基斯坦的国力能够拿出几十亿美元研制战斗机已经是极限了。
此外华夏承担更多的研制费用意味着今后在出口的时候能够以技术授权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回报。
也就在当年jf-30的第一架原型机下线。
因为有了研制j-20的经验加上有很多来自j-20的现成技术所以jf-30的前期研制进行得非常顺利。
第一架工程机就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这下感兴趣的就不止是巴基斯坦了。
在巴基斯坦基本上与华夏就联合研制jf-30达成协议的时候沙特、阿联酋、阿曼与科威特先后开始跟华夏接触不但表示出了采购jf-30的意愿还提出了以出资的方式参与联合研制的想法。
巴基斯坦没钱这些国家有钱啊。
当然提供研制经费也只是为了确保能够买到jf-30最好能获得生产许可。
此外只有资金充足才能确保jf-30能够顺利完成。
准确的说其实是加快研制进度。
要知道随着洛马公司的脉动生产线达到最大产能f-35的产量已经突破1000架出口规模超过了300架。
jf-30要是再拖上几年恐怕美国就会放宽f-35a的出口限制。
到时候说不准还会把技术转让给印度让印度自行组装f-35a。
此外俄罗斯的su-57项目也在加快推进有望在这几年达到服役状态而伊朗肯定会成为第一个进口su-57的国家。
总而言之不管是巴基斯坦还是沙特等阿盟国家都急需四代战斗机。
虽然fc-31的成熟度要高一些但是巴基斯坦的态度影响了几乎所有阿盟国家让沙特等国都把目光转向了jf-30。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这就是沙特等国其实并没有单独生产甚至是组装战斗机的能力因此就算今后拿到了jf-30的技术授权也必须跟巴基斯坦合作即通过巴基斯坦来生产与组装jf-30因此就得跟着巴基斯坦走。
此外用于jf-30上的敏感设备同样只有巴基斯坦能够获得。
既然得依靠巴基斯坦自然就得尊重巴基斯坦的选择。
再说了几十年来巴基斯坦空军选择的都是最适用的战斗机从来不会买一些好看不好用的战斗机。
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华夏最终采纳了由巴基斯坦提出的建议。
组建一个由华夏企业与巴基斯坦企业为核心的联合研制生产单位由沙特等国加入以出资的方式成为股东联合推进jf-30的研制与生产工作确保这种战斗机能够在五年之内达到服役状态。
用五年时间研制一种四代机?
显然除了华夏恐怕还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办到。
其实这一点也决定了非jf-30莫属。
为什么?
fc-31的技术状态肯定无法在五年之内达到服役标准只有大量采用了j-20成熟技术的jf-30才有这个可能。